五金零件的防銹處理是確保其使用壽命和性能的關鍵環節,尤其在潮濕、腐蝕性環境或長期存儲場景下尤為重要。以下是常見的防銹處理方法及其原理和應用場景:
一、表面涂層防護
1.涂油/涂脂
-原理:在金屬表面形成油膜,隔絕空氣和水分。
-方法:噴涂防銹油(如礦物油、合成油)或涂抹防銹脂(如鋰基脂、鈣基脂)。
-適用場景:短期防銹(如運輸、存儲),或需要頻繁拆裝的零件。
-優點:成本低、操作簡單;缺點:需定期補涂,油膜可能吸附灰塵。
2.涂漆
-原理:通過油漆形成致密保護層,阻止腐蝕介質接觸金屬。
-方法:噴涂、刷涂或電泳涂裝(如環氧樹脂漆、聚氨酯漆)。
-適用場景:長期戶外使用(如機械外殼、結構件)。
-優點:美觀、耐候性強;缺點:需表面預處理(除銹、打磨),修復困難。
3.電鍍
-原理:通過電化學沉積在金屬表面覆蓋一層耐腐蝕金屬(如鋅、鉻、鎳)。
-常見鍍層:
-鍍鋅:鋅比鐵活潑,優先腐蝕形成保護膜(犧牲陽極)。
-鍍鎳/鍍鉻:形成致密氧化膜,耐化學腐蝕。
-適用場景:精密零件、裝飾性部件(如螺絲、把手)。
-優點:防銹性強、外觀好;缺點:成本較高,鍍層破損后易加速腐蝕。
4.磷化處理
-原理:在金屬表面形成磷酸鹽轉化膜,增強涂層附著力并防銹。
-方法:浸泡或噴涂磷化液(如鋅系、錳系磷化)。
-適用場景:作為涂漆或電鍍前的預處理,或單獨用于短期防銹。
-優點:成本低、工藝簡單;缺點:膜層較薄,需配合其他防護。
5.發黑(氧化處理)
-原理:通過化學或電化學方法使金屬表面生成黑色氧化膜(如四氧化三鐵)。
-方法:堿性發黑、酸性發黑。
-適用場景:裝飾性防銹(如工具、儀器外殼)。
-優點:外觀均勻、成本低;缺點:防銹性較弱,需配合涂油。
二、化學轉化膜防護
1.達克羅(鋅鉻涂層)
-原理:通過鋅片、鋁片及鉻酸鹽形成無機涂層,耐腐蝕性強。
-方法:噴涂或浸涂達克羅溶液,烘烤固化。
-適用場景:高強度螺栓、汽車零件等需耐鹽霧的環境。
-優點:無氫脆、耐高溫;缺點:成本較高。
2.硅烷處理
-原理:在金屬表面形成硅氧烷膜,增強耐蝕性和涂層附著力。
-方法:浸泡或噴涂硅烷溶液。
-適用場景:鋁合金、鍍鋅板等輕金屬的防銹預處理。
-優點:環保、無重金屬;缺點:防銹期較短。

三、物理隔離防護
1.氣相防銹(VCI)
-原理:利用揮發性緩蝕劑(如亞硝酸二環己胺)在包裝內形成保護氣膜。
-方法:使用VCI紙、VCI塑料袋或VCI粉末包裝零件。
-適用場景:精密零件、電子元器件的長期存儲。
-優點:無需直接接觸金屬,防銹期長;缺點:成本較高,需密封環境。
2.干燥劑防銹
-原理:通過硅膠、氯化鈣等吸收包裝內水分,降低濕度。
-方法:在包裝內放置干燥劑包。
-適用場景:濕度敏感環境(如海洋運輸)。
-優點:成本低;缺點:需定期更換干燥劑。
四、材料改性防護
1.不銹鋼/合金化
-原理:通過添加鉻、鎳等元素形成鈍化膜(如304不銹鋼)。
-適用場景:高腐蝕環境(如化工設備、食品機械)。
-優點:無需額外防銹處理;缺點:成本高,加工難度大。
2.滲氮/滲碳處理
-原理:在金屬表面滲入氮或碳,形成高硬度耐蝕層。
-適用場景:齒輪、軸類等耐磨零件。
-優點:增強耐磨性;缺點:工藝復雜,成本較高。
五、其他方法
1.激光熔覆
-原理:通過激光將合金粉末熔覆在金屬表面,形成耐蝕層。
-適用場景:修復局部腐蝕或增強關鍵部位防銹性。
-優點:結合強度高;缺點:設備昂貴,操作技術要求高。
2.納米涂層
-原理:利用納米顆粒(如二氧化硅、TiO?)形成超疏水或自修復涂層。
-適用場景:精密零件(如航空航天部件)。
-優點:防銹性能優異;缺點:技術不成熟,成本較高。
選擇建議
-短期防銹:涂油、VCI包裝、干燥劑。
-長期防銹:電鍍、涂漆、達克羅。
-高腐蝕環境:不銹鋼、合金化、滲氮處理。
-精密零件:氣相防銹、納米涂層。
實際應用中,常結合多種方法(如磷化+涂漆、電鍍+涂油)以達到最佳防銹效果。